矩鞍环填料有哪些规格

2025-07-21

矩鞍环填料有哪些规格

矩鞍环填料的规格通常以公称直径(DN)为核心划分标准,不同材质(金属、陶瓷、塑料)的常见规格体系基本一致,但具体参数会因材质特性略有差异。以下从通用规格体系、不同材质规格细节及规格选择逻辑三方面详细说明:

微信图片_20240524140112 (5).png

通用公称直径规格体系

矩鞍环填料的公称直径规格覆盖从小型实验装置到大型工业塔器的全场景需求,常见规格包括DN15、DN25、DN38、DN50、DN76,部分场景还会用到 DN100 等更大规格。这些规格通过标准化生产确保兼容性,不同厂家的同规格产品可互换使用,核心差异体现在材质和加工精度上。

小规格矩鞍环(DN15 - DN25)

  • DN15:属于微型规格,内弧间距约 15mm,外弧间距 18 - 20mm,高度 18 - 20mm。以碳钢材质为例,壁厚约 0.25mm,堆积密度约 282kg/m³,单位体积堆积个数高达 347,000 个 /m³,比表面积约 305m²/m³。这类规格的核心优势是传质效率高,适用于实验室小型精馏塔、精细化工的微量组分分离等场景,能满足高精度分离需求,但处理量较小,气液阻力相对较高。

  • DN25:是小规格中的常用型号,内弧间距 25±0.70mm,外弧间距 28±0.84mm,宽度 15±0.70mm,高度 28.5±0.84mm(按 HG/T 21554.1 - 1995 标准)。碳钢材质壁厚 0.3 - 0.5mm(标准壁厚 0.5±0.05mm),堆积密度 222 - 249.6kg/m³,堆积个数 101,160 - 135,000 个 /m³,比表面积 170.55 - 241m²/m³。在制药行业小型溶剂回收塔、食品级萃取设备中应用广泛,平衡了传质效率与处理量,是精细化工的主力规格。

中规格矩鞍环(DN38 - DN50)

  • DN38:中型设备的核心规格,内弧间距 38mm 左右,外弧间距 42 - 45mm,高度 40 - 45mm。金属材质壁厚 0.5 - 0.8mm,陶瓷材质壁厚 3 - 4mm,塑料材质壁厚 1.5 - 2mm。其比表面积约 150 - 200m²/m³,空隙率 75% - 85%,堆积密度因材质差异较大(碳钢约 180 - 220kg/m³,陶瓷约 500 - 600kg/m³)。在化工企业的酸碱中和塔、环保行业的废气吸收塔中应用最广,既能处理中等气液负荷,又能保证传质效率,是工业生产的 “通用规格”。

  • DN50:中大型设备常用规格,内弧间距 50mm,外弧间距 55 - 60mm,高度 50 - 55mm。碳钢材质壁厚 0.6 - 1mm,堆积密度约 133 - 180kg/m³,空隙率可达 96% - 98%,干填料因子约 80 - 120m⁻¹。某大型化工园区的二氧化碳吸收塔采用 DN50 碳钢矩鞍环,凭借高空隙率(98.1%)和适中比表面积(104m²/m³),实现了大流量气体的高效处理,压降比同负荷下的 DN38 规格降低 15% - 20%。

大规格矩鞍环(DN76 及以上)

  • DN76:大型工业塔的主力规格,内弧间距 76mm,外弧间距 80 - 85mm,高度 75 - 80mm。金属材质壁厚 1 - 1.5mm,陶瓷材质壁厚 4 - 5mm,堆积密度碳钢约 120 - 150kg/m³,陶瓷约 450 - 550kg/m³。其空隙率高达 85% - 95%,比表面积约 80 - 120m²/m³,单位体积堆积个数仅 1,000 - 3,000 个 /m³。在炼油厂常压精馏塔、大型煤化工的气液分离塔中,DN76 规格能承受高气液负荷(气速可达 1.5 - 2m/s),大幅降低设备高度和占地面积,单塔处理量比 DN50 规格提升 30% - 50%。

  • DN100 及以上:超大型塔器专用规格,公称直径 100mm、125mm 等,高度与直径基本匹配。这类规格的空隙率超过 90%,但比表面积降至 50 - 80m²/m³,主要用于高气量、低分离精度的场景,如电厂脱硫塔、大型污水处理的曝气塔,核心优势是阻力极低,可减少风机能耗 30% 以上。

不同材质的规格细节差异

  1. 金属矩鞍环(碳钢、不锈钢等):规格覆盖最全面,从 DN15 到 DN100 均有标准化产品,其中碳钢材质以 DN25 - DN76 为主流,不锈钢材质因成本较高,多聚焦 DN25 - DN50 的中高附加值场景。金属材质可通过薄壁设计(如 DN25 不锈钢壁厚 0.3mm)提升空隙率,比同规格陶瓷材质的空隙率高 5% - 10%。

  1. 陶瓷矩鞍环:受限于脆性材质特性,规格集中在 DN16 - DN76,DN100 及以上大规格因运输安装易破损较少见。陶瓷规格的公称直径常标注为 “φ”(如 φ16、φ25),与 DN 规格对应(φ16≈DN15,φ25≈DN25),其壁厚比同规格金属材质厚 3 - 5 倍(如 φ25 陶瓷壁厚 3 - 4mm),堆积密度显著更高(φ25 约 500 - 600kg/m³)。

  1. 塑料矩鞍环(PP、PVC 等):规格以 DN25 - DN76 为主,因耐温性限制(PP 材质耐温≤100℃),大规格 DN100 仅用于常温低压场景。塑料材质密度低,同规格堆积密度仅为金属的 1/5 - 1/3(DN50 PP 矩鞍环约 40 - 60kg/m³),更适合老旧塔器的改造升级,可降低对支撑结构的负荷要求。

规格选择的核心逻辑

  1. 按设备规模匹配:塔径<300mm 的小型塔器优先选 DN15 - DN25,避免大规格填料因间隙过大导致壁流;塔径 300 - 1000mm 的中型塔器适配 DN38 - DN50,平衡传质与压降;塔径>1000mm 的大型塔器选用 DN76 及以上,降低设备阻力和建设成本。

  1. 按工艺负荷选择:低气液负荷、高分离精度场景(如制药精馏)选 DN15 - DN25;中等负荷的常规分离(如化工吸收)选 DN38 - DN50;高气液负荷、低精度要求场景(如环保脱硫)选 DN76 及以上。

  1. 按材质特性适配:强腐蚀、高温场景(如硫酸吸收)优先选陶瓷 DN25 - DN50;低压常温、低成本场景(如废水处理)选塑料 DN38 - DN76;高压、高气速场景(如高压精馏)选金属 DN25 - DN76。

总之,矩鞍环填料的规格体系通过公称直径形成标准化框架,不同材质在规格覆盖、参数细节上各有侧重。实际选型需结合设备尺寸、工艺负荷和材质特性,从 DN15 到 DN100 的全规格体系可满足从实验室到工业量产的全场景需求。


分享
推荐文章